近日,我院史丽云/寿鑫团队在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14.3)发表名为“Biomimetic MOF Nanocarrier-Mediated Synergistic Delivery of Mitochondria and Anti-Inflammatory miRNA to Alleviate Acute Lung Injury”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新型基于仿生MOF载体介导线粒体和抗炎miRNA的协同递送缓解急性肺损伤的纳米系统(a127/mito@ZIF@Ma),在治疗急性肺损伤进展中表现出强大治疗潜力。

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以严重肺部炎症和组织损伤为特征的临床危重疾病,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急性肺损伤常见病因包括细菌和病毒感染,若不及时干预,ALI可迅速进展为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导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开发新的急性肺损伤治疗策略迫在眉睫。在ALI的病理进程中,巨噬细胞的异常激活及其向促炎表型(M1型)的极化是关键驱动因素,此类活化导致过度炎症反应与肺实质损伤,其机制与线粒体功能紊乱密切相关。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microRNA(如miR-127)通过转录后调控参与ALI进程,临床数据显示,ALI患者血清miR-127水平与疾病严重度呈正相关。因此,靶向沉默miR-127可逆转巨噬细胞代谢-炎症轴异常。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课题组开发了具有炎症响应性的仿生MOF纳米平台,可协同递送巨噬细胞来源的线粒体和抗炎miRNA-127拮抗剂,以恢复肺巨噬细胞的平衡,缓解肺部炎症和损伤。该工作创新性得将线粒体移植疗法和miRNA疗法结合在一起,为治疗ALI和相关危重疾病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该论文第一单位为浙江树人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研究院寿鑫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陈长江和浙江省肿瘤医院博士研究生应航洁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江南大学崔树茂教授和研究院院长史丽云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